田高良带队赴西安黄河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专题调研
——以数智赋能绿色转型,以管理提效护航企业发展
4月15日,陕西工商管理硕士学院田高良副院长带队赴西安黄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河光伏”)开展主题为“管理会计在光伏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实地调研,并指导学员进行综合训练项目开题。本次调研活动在西安黄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斌的精心安排下成功举行。学院教学管理部副部长吴丽娜、西安黄河光伏副总经理刘勇、总经理助理兼综合能源事业部总经理薛前利、总经理助理兼分布式能源事业部总经理闫胜利、总经理助理兼财务部部长刘霞辉、西安西电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总会计师宋环环、陕西省第二届会计咨询专家郝同祺、陕西航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会计师朱磊、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财务总监张翠平、西安石油大学审计处处长李国柱、中建丝路(天津)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高倩、西安外国语大学教授贾茜、西安欧亚学院财务处副处长段家菊等参与了本次调研。
调研聚焦光伏产业项目管理、成本控制、智能运维及财会监督等核心议题,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推动项目管理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创新应用,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黄河光伏分布式能源事业部副总经理王锐的介绍下,调研组聆听了详实的公司介绍,参观了智能运维中心,详细了解了智能化运维系统的运行情况。作为陕西省光伏产业链重点企业,黄河光伏经过多年深耕,已经形成了户用分布式、工商业分布式、大型集中式电站、智慧运维和黄河原装五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市场占有率位居省内前列。
参观结束后,调研组与黄河光伏业务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座谈。座谈会上,黄河光伏财务部部长刘霞辉详细介绍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管理会计应用现状,以及目前面临的挑战。针对这些问题,调研专家组结合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先进的管理会计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系统性建议:
一、强化系统观念,构建全生命周期风险管控体系
考虑到光伏项目对政策依赖度高、投资回报周期长的特性,调研组建议建立项目“启动-建设-运维-退出”全生命周期风险评估机制。在项目筹备阶段,需综合考虑光照资源、土地成本、补贴政策等因素,运用敏感性分析等工具优化投资决策;在建设阶段,做好精益成本管理;在运维阶段,通过作业成本法细化成本核算,精准找出高耗能环节;在退出阶段,持续挖掘延链效益。
二、深化业财融合,挖掘数据资产价值
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调研组建议加速财务系统与智能运维系统的对接融合,推动业务数据实时转化为财务数据。特别是在2024年财政部明确数据资产可纳入资产负债表后,企业应提前规划大数据积累,将运维系统产生的电站运行数据,客户能耗数据等转化为可量化的资产,为企业估值和融资提供有力支持。
三、优化成本管理,探索精细化核算模式
针对项目人工成本分摊不明、材料采购管控难度大等问题,专家建议引入作业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将资源消耗按照作业环节精确分配到具体项目。以EPC项目为例,可以对设计、采购、施工等环节的人工工时、材料耗用进行详细记录,通过建立成本动因模型提高核算准确性。
黄河光伏负责人表示,专家组提出的管理会计工具应用和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方面的建议,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下一步,企业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重点推进智能运维系统与财务平台的深度融合,构建覆盖全业务链的管理会计模型,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提高项目前期测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此次调研不仅搭建了政府、企业、学界三方交流的平台,更是落实“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的具体举措,未来将通过学院综合训练项目的形式,推动调研成果落地,为黄河光伏在“双碳”目标下实现数智化转型升级贡献力量。随着后续合作的持续深入,希望能与黄河光伏携手共进,为陕西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内容来源丨教学管理部